克什米尔恐袭后,印巴触发交火,地缘形势再次升级!
一、事件概述:南亚局势骤陷危机
此前文章提及,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旅游胜地帕哈尔加姆镇发生25年来最严重平民恐袭,武装分子向游客近距离扫射,造成至少26人死亡、17人受伤,其中包括印度教徒、尼泊尔公民等。印度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,指控其支持的"抵抗阵线"(TRF)策划袭击,并于23日启动"非军事化绞杀":暂停执行《印度河河水条约》切断巴方30%灌溉水源、关闭唯一陆路口岸阿塔里导致日均2000万美元贸易中断、驱逐巴驻印军事顾问并将外交人员规模压缩45%。
巴基斯坦24日以牙还牙,关闭领空禁止印度航班通行、暂停所有贸易、驱逐印驻巴武官,并警告"任何断水行为都将视为战争行为"。双方边境驻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,印度"维克兰特"号航母与巴基斯坦"和平-2025"多国演习形成对峙,核导弹部队进入待命程序。截至4月28日,双方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已发生至少20次交火,主要集中在杰赫勒姆谷地和旁遮普省边境地区,军事对峙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二、冲突背景:78年恩怨与大国博弈
克什米尔问题源于1947年印巴分治,双方对该地区主权争议持续至今,曾爆发三次全面战争。印度2019年废除克什米尔自治权,允许外邦人购买土地,导致当地穆斯林人口结构变化,极端组织活动加剧。此次恐袭事件中,武装组织"克什米尔抵抗阵线"宣称对袭击负责,抗议印度"外来者定居政策"。
地缘格局上,印度试图借美国支持强化地区主导权,而巴基斯坦依赖中国"全天候战略伙伴"关系寻求制衡。中国在事件后迅速表态支持巴方反恐行动,并启动货币互换额度扩容程序,向巴方提供400亿元人民币流动性支持。美国则公开支持印度,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巴基斯坦实施武器禁运,加剧地区紧张。
三、黄金市场影响:避险需求与政策博弈的"双向拉扯"
1.短期避险情绪推动金价波动
价格表现:4月28日现货黄金与3290美元/盎司附近震荡,较开盘下跌1%,但较恐袭前(4月21日3260美元)仍上涨。盘中最低触及3268.01美元,最高上探3336.45美元,显示市场对地缘风险的敏感反应。
2.宏观政策对冲避险逻辑
美元与美债:4月28日美元指数收于99.60,较前一周上涨0.325%,部分抵消黄金避险买盘。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.24%,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。
央行购金:中国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,3月末储备达2292吨,全球央行一季度净购金量同比增62%,成为金价核心支撑。
3.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
高盛:维持2025年底金价3700美元预测,指出"极端情景下可能触及4200美元",强调央行购金与美元信用弱化是长期逻辑。
摩根大通:短期关注3260-3370美元震荡区间,若冲突升级突破3370美元,或触发程序化交易追涨。
风险提示:若印巴开启和谈或美国介入调停,金价可能快速回调至3250美元;反之,若冲突蔓延至核威慑层面,金价或突破3400美元历史高位。
克什米尔恐袭与印巴交火再次将南亚推向战争边缘,黄金市场在避险需求与政策博弈中陷入震荡。尽管短期波动加剧,但央行购金、美元信用弱化及地缘风险常态化等因素,为黄金提供了坚实的长期支撑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冲突升级信号与美联储政策动向,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结构性机会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9915392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igws.com/html/55447.html